应加快城市公共自行车网络建设
中广网珠海1月11日消息 珠海既有美丽的生态环境,又有崭新贯通全城的绿道,但是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,又称城市公共交通的"好后一公里"的解决方案依然还没有开始建设。两会上,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出,希望政府加大力度,快速推进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网络建设,完善珠海的慢行交通设施。
珠海市即将启动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,这是件好好的事情,体现出了前瞻性和合理性:一则城市规模适中,街区较为紧凑,再则由于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和道路状况所限,使得自行车往往具有更高的通达率,且自行车低碳环保,占用路面少,交通可容纳率高。珠海市将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,无疑是建设城市交通文明的明智之举。
目前,越来越多的汽车已成为城市交通拥堵挥之不去的"噩梦";越来越多的尾气排放使得我们担心现在的环境;我们一边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,一边却要承受日益恶化的自然及心理环境。由此,缓解城市道路越来越严重的拥堵现象,如何净化城市的空气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。一定意义上看,发展公共自行车符合城市多方位的发展要求,既能给居民出行带来方便,又能有效地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排放,对于改善城市空气和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帮助,还能很好地节约能源,是值得大力推广的。
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自行车资源,政府应鼓励全民参与公用自行车体系的建设。加快自行车专用通道的设定和建设,实现完整的公共自行车体系,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。公共自行车的运营虽然是企业行为,但不能把它作为企业来运作,而是把它作为政府的一项公共服务开展。一方面可以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。另一方面可以安排大批人员就业,有效解决自行车被盗的问题,对维护社会稳定、维护社会治安都有重要的意义。因此,政府应积好提供各种政策来支持,才能把此项服务工作做好。
其实在国外的很多城市,自行车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生力军,不但如此,自行车租赁不仅普遍,而且方便实惠。法国首都巴黎,租车人按一天1欧元、一周5欧元、一年29欧元三种形式交纳定金办理租车卡,同时提倡"随用随骑、骑后速还"的用车理念;荷兰政府大力鼓励火车和自行车交通衔接,铁路公司在全国351个车站都设有100多平方米的自行车存放处。目前,我国北京、上海、济南、郑州、武汉、无锡、佛山等大中城市也已陆续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。
当然,公共自行车系统能否建设得完善,一方面需要政府大投入力度,如借鉴发达国家经验,建成尽可能将更多社区、单位、公共场所的存车处纳入公共自行车系统网点,并要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,对公共自行车的保管、维修、防盗等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。另一方面,还要加大宣传力度,提倡市民出行选择自行车,和倡导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。
更为重要的是,各地在今后新建和修建道路基础设施时,科学规划、科学管理,以及制定细致的配套措施保障自行车的"路权",要将其纳入公共交通的视野。要知道,大力发展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大势所趋,但只有赋予它更多的公共服务理念,才能让公共自行车在珠海"大行其道"。